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研成果 
以愚公移山精神锤炼和加强组工干部党性修养
日期:2016-02-21 12:17:51  作者:  来源:  阅读:

琚剑星

一、愚公移山精神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愚公移山精神历来都是我们关注的精神,也是我们当前最需要学习的精神。精神是一种理想,精神是一种动力,精神是一种境界。人讲精神,实际上是借托于这种精神的东西,进一步开展实际工作,去探讨精神怎样继承和弘扬,这样做,既是弘扬一种精神,又是运用这种精神创生一定的价值,从而在这个竞争的时代中提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1.愚公移山精神及其丰富内涵

《愚公移山》语出《列子·汤问》,是一则寓言。《列子》共八卷,《汉书·艺文志》中有著录,但今本已非原书,大约成书于晋太康二年之后,以“道”融于寓言、神话、传说,以“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方式,呈现万物生于无形而变化不居,人也必须学会掌握并利用自然规律。《愚公移山》讲述的就是北山愚公以顽强的毅力和不畏艰难的必胜信念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这则寓言因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为一代学人、一代画家和一代伟人所感知、感动和感悟,逐步升华为一种民族精神,凝练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愚公移山》除其在原始语境中所呈现的“遵守道而为、量力而行”的哲学意蕴,其思想更多体现在愚公与河曲智叟的对辩中,通过反映智叟对矛盾双方是对立且不可变更的胆小怯弱思想,反衬愚公看到矛盾双方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而坚持不懈的精神毅力,以至于天帝都可能不是力量对比的最终极,这则寓言让我们看到愚公不畏艰难、坚毅执著、忘怀以造事、无心而为功的一种奋斗精神。其实,《愚公移山》与《后异射日》《精卫填海》等一样,有着相似的悲壮与崇高,但在目标与奋斗、现实与未来、愚昧与智慧、一人与众人等问题上,给后人留下些许哲学意味的启发。

经过历史长河的积淀,愚公移山精神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其核心可归结为四个方面。其一,开拓进取,敢为人先。愚公之前,自古以来众人“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面对大山阻挡,出入不便之困难,唯有愚公提出要“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表达出一种想前人不敢想、做前人不敢做,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与敢为人先的非凡胆略与气魄。其二,信念坚定,知难而上。面对智叟的嘲笑与移山的艰难,愚公发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的豪言壮志,体现了愚公移山的坚定信念与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其三,艰苦奋斗,锲而不舍。愚公“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做好了“子子孙孙无穷匮”的挖山不止的准备。表现出在简陋的条件下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精神。也正是这种挖山不止的精神与行动,最终感动了上苍,取得了“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的成果。其四,团结奋斗,同心协力。在《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里,一个核心的内容,就是愚公全家老小、子子孙孙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形成了挖山的合力,表达了一种团结奋斗、同心协力的精神。

2.愚公移山精神为民族独立与自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或许正是《愚公移山》寓言中所体现的这种大无畏精神,深深吸引了通晓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一代伟人毛泽东。他把目光转向这则寓言故事,多次阐发它的精神价值。据记载,毛泽东约于1938年开始反复讲愚公移山。当时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由于毛泽东担心抗战队伍缺乏持久做战的心理准备和艰苦做战的考验,于是在“抗大”演讲中引出了一大段愚公移山故事,并提出:“现在我们就订一个条约:不开小差,坚持长期斗争,长期学习,不怕艰苦。”“抗战一定要胜利,不怕任何艰苦困难要坚持着,不要半途而废。”这是毛泽东结合抗战实际对愚公移山精神的第一次现实引申,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实现当时中国人民的梦想。

第二次是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着眼于为党崇高的历史任务永远奋斗的精神准备与良好的作风建设问题,从如何正确贯彻落实七大路线的角度,在口头政治报告、结论和闭幕词中多次谈到《愚公移山》,从“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阶级阶层”“党要发挥先锋队作用”“准备吃亏”“增强信心”“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为核心的愚公移山精神,明确要求以“先锋队的觉悟”带动“广大人民群众的觉悟”,即党要紧密依靠群众去排除万难并赢得最终的胜利,这为《愚公移山》寓言赋予了为“梦想”而以“奋斗”为主题的精神元素。

当时这个梦想用今天的话表达,就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因为党在七大时,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个历史任务的关节点上,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既要肩负领导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使命,又要肩负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神圣使命,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梦想,更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梦想。

3.愚公移山精神的本质是提升核心竞争力

当前,我们正面临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有着某种与当年相似的情况。党的十八大后,在回顾总结近代以来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概括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并立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中国梦是一个既能把国家、民族和个人紧密连成一个整体、又能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连成一个整体的核心,这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凝聚实现中国梦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指明了正确方向。

今天,我们不访设想一下: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之所以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其中真正的优势究竟是什么?所谓优势,从来都是人的优势,而人的优势,归根结蒂就是人的精神优势。原子弹不是打赢战争的根本力量,而是一批制造原子弹的人。“两弹一星”的卓绝背景更说明了这一点。

现代社会中,人本身就是最大的环境。以往是环境先变了,我们才被动地去应变。现在我们越来越感受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目标,我们不能总是被动的去应变,而是先于他人做到预见性的变。因为变化的本质是竞争,预见性变的本质就是打造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就是持续不断的练就“功夫”。我们现在太需要、或者说太缺少像《愚公移山》寓言故事中所描述的具有实干精神的愚公这样的人。愚公移山精神既是我们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最大优势,也是我们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以,我们真正的核心的优势就是愚公移山精神。

二、加强党性修养:组工干部的必修课

在全党努力构建“新常态”的形势下,对于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面议,“政治规矩”显得尤为重要。做党性最强的干部,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党性与党性修养,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就是要在守纪律、讲规矩上走在前列、放好样子、做出表率。

1.党性内涵及其修养

党性,是集中和升华了的阶级性。党性一词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的一个基本的核心的概念。恩格斯曾在《傅里叶论商业的片段》一文中提出“党性”,并把其比作社会主义理论所应具备的批判性、战斗性和研究性的彻底性问题。列宁在1895年提出,“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作任何评价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严格的党性是阶级斗争高度发展的伴随现象和产物。反过来说,为了进行公开而广泛的阶级斗争,必须发展严格的党性,”他这里强调的是,在党的性质上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党性、人民性的统一论”,即最高度的党性就是最大限度的人民性,从根本上把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指向了政党与社会的统一,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联结起来,实现了在政党与社会之间建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为建构新中国形成了强大的历史合力……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不能继续套用以往在党性方面的论述,必须从政党发展的角度深化对党性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认识。

政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其性质是由政党内在的本质规定性所决定,即其思想理论所呈现的政治价值追求,这是政党的性质在组织层面的理解。然而,政党由党员构成,党员是政党的细胞,任何政党的政治使命和奋斗目标的实现,归根结蒂是通过每个党员的具体行动予以实现,即政党的内在本质规定性在党员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上的体现。党员个体的价值追求或个人行为是否符合政党的价值追求或政党的目标要求,这是判断党员党性强弱的标准和尺度。

由此,党性通常是对党员而言的,是一种政治行为能力,是党员对党的忠诚度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而党的性质对党员的党性修养起着规范和指导的作用。党性修养所要达到目的,就是把政党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转化为党员个体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并内化为忠诚于党的一种情感和行为取向的过程,使全党成为一个有统一的思想和意志、共同的价值判断和相同行为取向的整体。所以,党性的获取必然要通过修养的途径。

2.讲党性是组工干部的生命线

组织部门是抓党建工作的重要部门,承担着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等职责。组工干部是组织工作的主体,既是党的政治路线的直接执行者,又是实施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骨干力量,正所谓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组工干部在党的事业中起着领导、骨干、桥梁和模范的作用,其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都关乎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因此,对每一个组工干部来说,政治性和原则性都是上级党委对组工干部最基本的要求,这决定了组工干部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必须首先过硬,不能有其他任何与党性要求相违背的政治表现。这是党的性质对组工干部的必然要求,组工干部也必须最讲党性,党性决定了组工干部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方向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观点。只有这样,组工干部才能切实坚持党的干部工作原则和标准,坚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贤,以自己的优秀品质影响和带动广大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组工干部特别是组织部长要把公道正派作为立身之本,以实际行动让干部群众感受到组织上的公道、公平、公正”,组织部门“只有带头把自身作风搞好了,管理才有底气,严格才能让人服气”。所以,做党性最强的组工干部,既是中央对组工干部的一贯要求,也是组织部门的优秀传统,更是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履职尽责的重要保证。

3.党性修养是组工干部党性不断升华的过程

“修养”这个词,应该说它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古人所谓的修养,大都片面夸大了主观的作用,以为只要保持抽象的“善良之心”,就可以改变现实、改变社会和改变自己,而我们是唯物主义者,是扎根于实践并不断从民族的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向上的力量,对其进行升华、提炼和改造最终形成党的思想建设中“党员的党性修养”这一特定概念。

为什么要强调组工干部的党性修养呢?新时期新阶段,变化了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呈现出了“许多新的历史特点”,要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最关键的就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这是治国之要。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必然要“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坚持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敢想、敢做、敢当”的具有时代要求的好干部放到合适的位置,正所谓“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选什么样人”所体现的就是风向标、干部作风和党风的问题。组织部门改进作风、组工干部不断提升和加强党性修养,这是变化了的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对组工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时代要求。

讲党性是组工干部鲜明的政治标志,党性的获取是通过修养的途径。组工干部党性修养的提升,就是坚持把政党的价值追求当作自己的价值追求,把政党的奋斗目标当作自己努力方向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恰恰是组工干部形成不同于普通干部坚强党性觉悟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和践行先进性的过程,更是一种稳定的思维定势形成的过程,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是需要经过后天长期修养的结果。所以,组工干部要把自觉加强理论学习、主动强化实践锻炼和注重典型带动的党性思维作为终生的不懈追求和自觉行动,勇做时代的劲草和真金。

三、愚公移山精神是组工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的强大动力和时代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这是党从科学分析当前新形势新任务、准确把握党的建设新要求而作出的战略决策,组织部门是抓党建工作的重要部门,而组工干部是推进党的建设这个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主体,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培养造就高素质组工干部队伍建设,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因为党性修养、品格陶冶既不会随着党龄的增长而自然提升,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升,这不仅需要其终生的努力,更需要继续弘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毅力,培养正确思想引导下的党性行为修养能力,这种行为能力的养成由精神生活所决定。

(一)加强组工干部党性修养,必须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坚持走抵抗力最大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只有带头把自身作风搞好了,管理才有底气,严格才能让人服气。”因为党性的外在表现就是作风,作风不仅代表形象,形象也由作风产生,作风的本质就是党性问题。由此,组织部门改进作风,最核心的是坚持公道正派,坚持公道正派就必定要坚持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这就要求组工干部在“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面前,必须具备“毕力平险”的精神,才能具备“子孙荷担”“叩石垦壤”的排除各种干扰的定力,才能在保持正确立场、正确方向指引的前提下,最终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宏伟目标。

《愚公移山》寓言故事中,“毕力平险”是年近九十岁的老愚公为自己立下的使命,即耗费一生的精力搬走太行山和王屋山。从唯物史观来看,追求价值是历史主体能动性的内生和内控机制,历史主体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是为了创造价值,满足其主体的需要。为了实现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愚公坚定地选择“搬山”,搬山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导向确定后,愚公有了明确前进方向的指引,在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就不会迷失方向。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8600余万党员的执政党,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管人才的人才”、“管党员的党员”,其自身的素质、作风和形象问题,直接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要求组工干部强化带头意识,时时处处对自已“严要求、作表率”,这种不断洗炼提升自己的过程,就是坚持吃苦费力、朝抵抗力最大路径走的过程,这需要超人的意志。因为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要朝抵抗力最大路径走,这是新形势下对组工干部加强和提高自身修养所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抵抗力”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术语。因为物在静止时,都有其自身的“惰性”使其继续保持静止,欲使其动,必须附加能使其动的“动力”。由此,物的动都是朝抵抗力最低的方向,如若抵抗力大于动力,物的动就会停止,静止后若要它续动,必须加以新动力,物的这种动往往以被动为主。人也像一般物质一样,有其惰性,若想使其动,也必需有动力,但人的动有时可以是主动的。人的动力就是自己的意志力,这种动的意志力往往是自生自发自给自足的,意志力越强,动就越容易成功,反之亦然。所以,人的这种动的意志力,可以自动随抵抗力的增加而增加,可以朝抵抗力最大路径走。

组工干部作为协助各级党委管理党员、管理人才、管理干部的干部,自身素质和能力必须首先过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组工干部之所以为组工干部,就在于能不为最大的抵抗力所屈服。我们如果要对一个组工干部进行全方位的测量,最好的标准就是看他对于抵抗力所拿出的抵抗力,也就是说他对于环境困难所表现出的意志力的大小。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惰性大于意志力,习惯于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抵抗力最低的路径就常会成为一种引诱,这恰如《愚公移山》寓言中愚公与智叟式人物的对比,在困难面前一个选择朝向抵抗力最低路径,一个选择朝向抵抗力最大路径。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要严于律已,勤勉自省,就必须始终保持一颗自律心,而这种自律心的坚守与把持,就是抵抗力最大路径的选择。组工干部选择抵抗力最大路径要坚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时常检点自己,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方式使自己不断在自省自警中得到完善;二要能把持住自己,既要有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又要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毅力,还要有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三要严格约束自己,坚持“慎”字原则。由此,组工干部在组织工作岗位的一言一行,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内在本质规定性在党员个体价值追求和行为取向上的体现,不能把工作岗位的特殊性看成自己的特权,必须以最大的抵抗力来对待抵抗力,要自念“紧箍咒”,自设“高压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务实的工作态度,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及优良的工作成效,赢取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尊重。

(二)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激发组工干部的进取精神

在《愚公移山》寓言中,愚公面对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惩出入之险”的困境,他既没有逃避困难,也没有选择搬家,更没有屈从于困难,而是正视困难,彻底选择解决矛盾的根本办法,即应战——“搬山”。搬山,是愚公运用比较的眼光对事物进行观察和分析的结果,既对所能观察到的一切(“智叟”与“孀妻弱子”、“子孙无穷”与“山不加增”)进行比较,还能与现实中没有的、或是想象出来的进行比较正所谓选择能力就是接受能力,要想改变事物的现状,唯有选择打破现有格局,重新考量其结构的组合,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或人们的需求,进而激发人们产生一种决定其工作态度和社会责任的有“愉悦感”的精神力。

愚公移山这种大智大勇背后的动力,实质就是创造变化和争取主动。我们有一句老话,“有志者事竟成”,志之成,就是理想的实现,其中“志”包含有愿望或念头、认清目标和行动的方法、必达的决心。显然,这三者中成事的关键,在于对目标的认识程度和决心。古今中外人为的事实都必基于理想。比如登山,先有念头去登,然后有一步一步登的行动,最后才有到达目的地的事实。其实,学习愚公精神不是学文本,而是学习这种精神在不同时代所产生的空前强大的创造力,而且随着时代发展,还能源源不断产生那种独特的创造力,而恰恰是这种创造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比如,在道德层面,它可以解决价值观问题;在方法层面上,它可以创造性的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国外记者曾经写过《王进喜式人物正在使中国前进》的文章,文中写道:“尼克松之所以要访问北京,多半是由于王进喜以及像他那样的中国人。”美国总统之所以如此重视一名普通的中国工人,就在于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那种精神的力量,实质上这些精神都是愚公移山精神在不同时代的缩影。由此,我们从愚公移山精神中得到了启示,就是创造性地解决目前所遇到的问题。

党性修养是组工干部最重要的修养。党性是一种政治行为能力,组工干部党性修养的过程,就是铸造崇高信念、升华精神境界、践行先进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精神气、精神力、精神魂得了凝聚和强化。组工干部要保持进取心,必须要有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状态、清晰的目标、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

一要始终坚持学习。“学习就是实践”, 学习是智慧的源泉,学习是时代赋予组工干部的第一要务。组工干部作为先进性的代表,学习应该是生命当中一个最基本的需求。学习就像愚公移山一样,是一个不断克服自身惰性和缺点的过程,有一个水到渠成的功夫在里面,只有汲取了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方方面面的营养,才能自觉克服和消除“知识透支”和“本领恐慌”问题,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否则会有危机感。如果知识贫乏,如果党性修养不够,不仅会缺乏精神力量,而且也不能很好地掌握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更不会有坚强的政治定力。

二要始终坚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党的建设是一项新的伟大工程,需要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和艰苦奋斗,尤其是组工干部,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大力弘扬愚公精神,坚持带头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直面困难、正视矛盾,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甘为“人梯”、“基石”、“伯乐”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不辱使命的强烈责任感,时刻使自己处在知变、应变和求变的精神状态中,牢固树立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永不满足的使命感,不断激发工作的创造力。

三要正确对待组工干部多样化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组工干部的自我需要也是多样化的,一方面,更加注重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又有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对成功的追求,这既是组工干部理想信念的外在表现,又是其内在的动力。组工干部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这决定了他的需要又不能完全等同于一般干部。因为党性修养的目的就是把政党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恰当的转化为党员个体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而能否把政党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转化为党员个体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这又成了关键性问题。所以,正确认识和对待组工干部的自我需要,创造有利于组工干部自我需要实现的条件,才能真正激发其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三)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加强党性修养,提升组工干部思维创新力

在《愚公移山》寓言中,愚公为实践“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目标,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的相对理论,说明在困难面前,只要有“毕力平险”与“子孙荷担”“叩石垦壤”的精神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即使“天帝”也不是力量对比的终极。这说明对待事物或问题,

要想使自己思维更趋合理,唯一的办法就是修炼品格,针对不同问题适时转换并不断改善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正如英国政治家伯克说的“具有创造性独立思维的人,才可能创立伟业。”所以,提升组工干部的思维创新力首先是改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性问题。

组工干部在组织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不管是战略问题、政策问题、执行问题、方法问题,甚至技术问题等,首先都是思维的问题,即“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思考”的问题,这就像《愚公移山》中河曲智叟笑问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时,愚公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的辩证思维恰好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作为组工干部,工作中的问题有很多,要应变,光学习和预见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抽象出自己的认识,还要在实践中磨炼解决问题的本领、增长解决问题的才干。因为学到的只能是知识,光勤学不够,还得苦练,不仅要“会”,还得“熟”,还得“快”,甚至还得沉淀成一种自然、本能、瞬间的反应,这种本领和功夫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操练出来。党性之所以必须通过修养的途径才能获得,从根本上说,它是一种情感和行为的取向。对于组工干部来说,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党性的提升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党性的认识水平上,这种认识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的政治行为能力,需要有一个培育扶植的过程。就像“修”字,最早是装饰、整治的意思,后来逐步引申出学习、遵循的含义。“养”则是从培育、扶植的意思转化过来,比如强调的“养气”,就是一种“内求”的方法,后来逐渐形成“修养”的概念。

从提升党性修养的角度来看,组工干部党性的提升不可能仅仅通过学习和思考取得,党性修养的真正课堂是在党内政治生活过程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这是一个不断积累和进步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恰恰就是坚持和弘扬愚公移山精神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由此,从改善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的角度来看,组工干部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坚持解决好两个问题,即“用什么理念指导工作?”和“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前一个是价值观问题,后一个是方法论问题。在理念层面,组工干部要坚持两点理念,一是“大匠无弃材”理念,即力争将干部配备到相对合适的岗位上;二是“配备有合力班子”理念,力争将每个班子配备到相对合理的程度。在方法层面,组工干部要坚持两大方面:一是研究政策,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政策,以切合实际的政策推进工作;二是加强考核,以事实为依据教育干部,以事实为依据调整班子。组工干部应把这些从工作中抽象出来的理念或方法,再还原到工作中去,这才是一切学问最好的循环方式。

总而言之,世界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人与人、组织与组织、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施加的影响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严峻和更为主观性,世界呈现出的唯一不变就是变,变化就意味着竞争。对于变或竞争,有人说愚公移山精神过时了,但从不同时代所产生的具体的时代精神来看,恰恰说明愚公移山精神并没有过时。当我们遇到困难回过头去寻找答案时,我们发现我们所欠缺的恰恰就是不善于在目前的条件下,创生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精神。我们之所以要求组工干部以愚公移山精神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是由组工干部的特殊历史使命和职责所决定的,组工干部只有一如既往地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开拓进取的作风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抓好各项决策和部署的落实,才能真正把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过硬部门和队伍。

(2015年全国组织干部学院课题,主持人:琚剑星)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愚公移山精神与富强济源研究
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 版权所有©2016 地址:河南省济源市济渎大道东段
邮编:459000 电话:0391-6637788 豫ICP备2022022540号-1
技术支持:济源源点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