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喜中
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人民实现中原崛起的三大精神支柱之一。位于河南省的西北部的济源市是愚公移山神话故事的发祥地,南邻黄河小浪底水库,北依太行、王屋二山,是河南省中原城市群规划的省辖市和城乡一体化试点市之一。多年来,济源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继承和发扬坚忍不拔、锲而不舍、齐心协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愚公移山精神,实现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一直位居河南省前列,社会民生明显改善。2009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45532元,居河南省18个省辖市第一位;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4985元,为河南省平均水平的2.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6763元,居全省第二位。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挖掘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对于推动济源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的灵魂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愚公移山是一种敢为天下先的伟大创举,充分体现了敢于打破传统生存方式的非凡胆略和创新思维。思路决定出路,思想的解放、观念的创新是愚公移山精神的灵魂所系。济源近些年来的发展,得益于继承和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特别是近几年,济源市坚持每年在全市开展以“创新思想观念、优化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为主要内容的解放思想大讨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靠思想的大解放,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确立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城乡一体化作统揽的基本指导思想,确立了“到2020年实现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三番以上,率先在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在河南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奋斗目标;靠思想的大解放,不断深化现代企业制度、投融资体制、行政审批制度等各项改革,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机制,成为推动济源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靠思想的大解放,跳出济源看济源,把济源的发展放到全省、全国的发展大格局中去谋划和思考,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主动融入周边经济圈,主动承接先进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吸引了一大批外来投资者落户济源,为济源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2009年,济源市共签招商引资合同项目150个,总投资115.4亿元,合同利用市外资金11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达到20个。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弘扬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就是要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障碍,用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的根本是齐心协力、艰苦奋斗。愚公移山靠的是团结的力量,靠的是乡亲们和愚公全家老小、子子孙孙齐心协力的艰苦奋斗。这种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愚公移山精神的根本所在。建国初期的济源一穷二白,济源人民面对着异常艰难的环境,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先后完成了引沁济蟒工程和蟒河治理工程,并根据本地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特点,举办了当时闻名全国的小火电、水泥、煤炭、耐火材料、机械等“五小”工业,为今天济源工业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为济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济源经济步入平稳发展时期。1988年6月,济源撤县建市,1992年又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18个综合改革试点县(市)之一,行政、体制上的变化,再次给济源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91年华能沁北电厂在济源开始筹建,1994年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开工建设,济源人民以国家重点项目建设为依托,依靠本地能源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1997年济源市实行省直管体制,2003年被列入“中原城市群”规划,2005年又被确定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近几年来,济源市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几十项全国性的荣誉称号。
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的精髓是坚忍不拔、锲而不舍。近年来,济源市委、市政府把城乡一体化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制定了“1133”(城乡一体化、中心城区、3个复合型组团、3个重点镇)的总体发展规划,按照“关键抓发展、重点抓农村、核心抓统筹”的工作要求和“中心城市+小城镇+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目前济源市的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达到75%,城镇化率达到49.0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4年的2.36:1缩小到现在的2.22:1。在实践中,把工业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支撑。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做强做优钢铁、铅锌、能源、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虎岭、玉川、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建设,持续开展工业企业赛发展、赛环境、赛文化、赛创新“四赛”活动,工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全市工业总产值由2004年的66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850亿元,并涌现出豫光金铅、中原特钢、济源钢铁等一批具有较高技术装备能力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把城镇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坚持按照“1133”总体发展规划和“大气、秀气、灵气”的发展理念,坚持做大做优中心城区,加快开发3个复合型组团,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中心城区、复合组团和小城镇的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得到显著增强。2009年,济源市16个镇(街道)财政收入全部超千万元,其中2个镇财政收入超亿元,4个镇进入河南省百强乡镇行列。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点和薄弱环。2004年以来济源市财政累计投入 16亿元资金支持“三农”建设,建立百村富民工程、“3581”富民增收计划、“双二十”村建设、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示范区建设、新老典型村互学竞赛等“三农”工作推进机制,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济源市行政村总数不及河南省的1%,却有125个行政村进入了全省新农村建设500强,占25%。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根本目的,不断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济源市率先在河南省实现了镇镇通高速公路、村村通硬化路和组组通硬化路,率先在河南省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和村村通自来水,率先在河南省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率先在河南省实现了最低生活保障、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的全覆盖,让广大城乡居民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在今后的发展中,济源将继续弘扬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按照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提出的“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要求,坚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不动摇,坚持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发展思路、总体规划和推进措施不松劲,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努力实现三次产业、城市与农村、发展与生态、经济与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进一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
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的核心是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济源地域小、人口少,资源能源相对比较缺乏,山区、丘陵面积占市域面积的 80%以上,发展基础比较薄弱。然而,愚公移山精神赋予了愚公家乡人民不服输、不服小、不畏难的独有品格,从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五小工业”,到60、70年代的引沁济蟒工程等山区水利建设高潮;从80年代的“经济要翻番,关键抓住山”,到90年代的“十八罗汉闹中原”、“创百亿、争百强”……济源这些年来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奋斗史、创业史。近年来,为了保护和利用好土地资源、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济源市委、市政府提出“工业出城、项目上山”,充分利用荒坡地和废弃地发展工业经济,与此同时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累计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00多个,每年新增土地1万亩以上,不仅实现了占补平衡,而且为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用地环境。为了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济源市不断加大对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济晋(济源—晋城)、济运(济源—运城)、济焦(济源—焦作)、济洛(济源—洛阳)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截至2009年底,济源市公路总里程22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95公里,干线公路总里程279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1826公里,全市所有行政村组组通油路或水泥路1080公里。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将会有力地助推济源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为济源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插上腾飞的翅膀;蟒河口水库、河口村水库、小浪底北岸灌区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正加快建设,这些工程的逐步竣工将有效解决困扰济源发展中“水”的问题。济源过去的电力设施较为薄弱,滞后于经济发展,通过这几年来持续加大建设力度,真正实现了电力先行。为了缓解工业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济源市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力度,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严把新上项目审批关,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近年来,全市工业总产值每年都增加近百亿元,但环境质量不仅没有随着工业总量的增加而恶化,反而逐年好转,从2006年开始连续4年进入河南省环境质量良好城市行列。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期,济源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的困难,而且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新的困难和矛盾还会不断出现,愚公移山精神启示我们,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是可以战胜的,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树立起必胜的信念,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我们的事业就将无往而不胜。
(本文原载《学习时报》2010年8月9日第十一版,作者时任中共河南省济源市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