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新时期的愚公移山精神 | |
日期:2016-02-20 17:23:48 作者: 来源: 阅读:次 | |
何东平
70年前,在党的七大闭幕式上,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发出“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号召,并借古代寓言故事“愚公移山”,生动阐释了抗日战争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呼吁全党同志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树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信念,团结一致,顽强战斗,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出自《列子·汤问》的“愚公移山”故事,通过对愚公艺术形象的塑造,对“愚”与“智”、“子子孙孙无穷匮”与“山不加增”的巧妙对比,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畏艰险、持之以恒与困难斗争的顽强毅力。而在党的七大闭幕式上,毛泽东同志赋予这个故事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并引申出愚公移山精神。毛泽东同志指出,“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共产党只有感动人民大众,才能推翻这两座大山;“必须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体现了我们党依靠人民、通过艰苦奋斗获取最后胜利的坚强意志和理想信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愚公移山精神的内涵不断丰富,并日益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结合起来,彰显着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同心同德,排除万难,为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使我国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强国之林,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要继续用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来凝聚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励精图治、艰苦创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并多次谈到愚公移山精神。在阐述中国梦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这提示我们,实现中国梦,需要付出的艰辛努力,远非挖掉太行、王屋二山可比,而要“毕力平险”,梦想成真,就需要我们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做新时期的“愚公”。我们党只有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克服“四风”,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种危险”,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以身作则践行“三严三实”,持之以恒走好群众路线,才能引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将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而这些都应当是愚公移山精神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 济源是传说中愚公的故乡,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发祥地。而今,济源市把愚公移山精神阐释为“敢想敢干、开拓进取、坚韧不拔、团结奋斗”,并将“愚公移山、敢为人先”确立为城市精神,充分显示出济源人的远见卓识。我们还看到,为积极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切实将之转化为公民的自觉意识和行动,济源市采取了多种举措,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天,在纪念毛泽东同志《愚公移山》发表70周年之际,我们汇聚一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挖掘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的时代内涵和精神价值,总结和学习济源宝贵的地方经验,可谓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作为中共中央主管主办的中央党报,光明日报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以思想文化理论学术为宣传报道特色,既是新中国思想文化事业的忠实记录者,也是新中国思想文化事业的积极推动者。正是基于这种自觉和担当,光明日报十分重视对愚公移山精神等革命精神的宣传报道,刊发了一大批理论文章,推出了许多典型事例和先进人物。近年来,我们曾集中报道过把毕生精力献给耐火材料研究事业的郑州大学钟香崇院士、在豫东大地上无私为百姓谋事的新乡先进群体、在深山中用尽心血创办学校的许昌市禹州山林学校校长王山林等等,在他们身上,无不闪耀着愚公移山精神的光芒。同时,我们也时刻关注济源的发展进步。《光明文化周末》“家乡的名山”开栏伊始,我们就整版报道了《王屋山:愚公在济源》,介绍济源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介绍愚公移山精神在济源的传承,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今后,我们将更加关注济源在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方面的新实践,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饱满的热情,为愚公移山精神的宣传报道搭建平台。 (作者系光明日报社总编辑) |
|
|
|
上一篇:愚公移山精神是一种永恒的精神力量 下一篇:弘扬愚公移山精神 奋力实现中国梦想 |